
安康土壤及农副产品硒资源调查与评价
2024-06-05硒业要文
按照安康市政府关于富硒产业发展的部署,2009年-2010年,安康学院承担了安康市“八县一区”硒资源普查工作,学院在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方面给予了保证,政府、县区部门、个人及部分单位给予了配合与支持,群策群力完成了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硒资源普查中共布点采集60000多个,样品来源分布于九县一区,共收集到检测样本8395个,共取土壤样本7176个,其中大田7115个,菜地38个、茶园土23个;共取泉水、溪水等水样612个,共取植物样本607个,包括安康地区主要农作物玉米、大米、水果等60余种,采用较佳试验方法进行样品处理与检测,测定硒含量8552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按照安康市政府关于富硒产业发展的部署,2009年-2010年,安康学院承担了安康市“八县一区”硒资源普查工作,学院在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方面给予了保证,政府、县区部门、个人及部分单位给予了配合与支持,群策群力完成了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硒资源普查中共布点采集60000多个,样品来源分布于九县一区,共收集到检测样本8395个,共取土壤样本7176个,其中大田7115个,菜地38个、茶园土23个;共取泉水、溪水等水样612个,共取植物样本607个,包括安康地区主要农作物玉米、大米、水果等60余种,采用较佳试验方法进行样品处理与检测,测定硒含量8552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安康地区土壤硒含量调查结果
1、分布规律:安康地区土壤表土含硒量分布面积较大,**(紫阳县除外)面积约21187平方千米,其中可耕作土地382.4万亩。本次采集土样涵盖土地面积约376万亩,占可耕作土地总面积的98.3%。中硒以上土壤占耕作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中硒以上土壤分为两个明显的分布带:一个沿西南部延伸到东南端的西南部连续分布带和一个沿东西走向的近乎环状的东部分布带,而在宁陕、旬阳、汉滨三个北部县区呈分散点状分布,在安康行政区的划中北部沿西南走向存在一个明显的断裂带。其中以西南部到东南端分布带富硒土地面积较大,占到中硒以上土壤总面积的90%以上。富硒带中的土壤表土含硒值均较高,硒含量平均达到0.4671mg/kg,属于中高硒土壤,而处于分裂带中的土壤含硒值很低,总体上属于富硒土壤,但分布非常不均匀,呈现出“南富北贫”的特征,给富硒产业大规模发展带来了困难。
2、影响因素:不同渣土和不同地形部位的土壤表土硒含量有明显差异(紫阳县除外),在同一富硒地域环境条件下,同一地层的土壤表层,在不同地形部位,不同地表植物差异下,硒含量有明显差异。从平均值看,不同渣土硒含量顺序依次为:炭石渣土>黑石渣>旱石渣土>矿渣>石渣土>黑沙土>油石渣土>。可耕作土壤土样表土硒含量0.006-15.395mg/kg,算术平均值为0.4671mg/kg,其中中硒(0.2~0.4mg/kg)占30.1%,高硒(0.4~3.0 mg/kg)占26.0%,很高硒(>3.0 mg/kg)占1.8%,中硒以上土壤占到57.9%。对“一区八县”可耕作土壤样本检测硒含量平均值统计分析,结果宁陕县土壤属于低硒土壤区,旬阳县土壤属于中硒土壤区,其余六县均属于高硒土壤区。土壤硒含量顺序以此为岚皋县>镇坪县>平利县>汉阴县>石泉县>汉滨区>白河县>旬阳县>宁陕县。
3、种植不同农作物的土壤表土硒含量有明显差异。在富硒地域环境条件下,同一地层的土壤表层,随着不同植物差异,硒含量有明显差异。从硒平均值看,种植不同农作物的土壤表土硒含量顺序依次为:油菜地>茶园土>桑地>水稻土>红薯地>菜地土>莲藕地,菜地土和莲藕地属于低硒土壤,其余土壤均属于中高硒土壤。
4、土壤表层硒含量不同,产出农产品硒含量明显差异,两者有**的正相关性。
二、安康地区富硒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制定科学的具有安康地域特色的富硒食品分类标准,按人体每日较低需要量17μg,生理需要量40μg,较佳供给量50-250μg,较大安全摄硒量400μg的标准为参考,结合安康地区主要农副产品硒含量现状,以各类农副产品中占60%比例产品的硒含量下限作为每类产品的硒含量下限,以国标要求为上限,参考其他地区的标准,制定富有安康地域特色的富硒食品的硒含量分类标准。
2、根据安康市土壤富硒带分布不均衡的特点,采用分片式、分区域、有步骤有逐步发展富硒产业。在硒资源主要分布区域发展天然富硒杂粮和林果业,而在硒含量较低的其他区域发展富硒养殖业,以富硒产区的饲料喂养低硒地区的牲畜,发展富硒饲料,扩大富硒养殖业规模,充分开发利用安康市现有的富硒资源。
3、发展富硒肥料,利用现代技术将南部高硒区的土壤施加到北部贫硒及低硒区,进行土壤改良,以进行大规模的富硒农作物种植。
4、根据植物富硒情况,在南部富硒地区适宜发展魔芋、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食种植;而在北部地区适于发展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和小杂粮种植。
5、加强对各类农副产品硒资源情况的普查投资。本次采集的植物样本数量较少,要获得更为确切的数据支撑,须进行植物硒含量的详查工作。安康市现有的几个县土壤硒含量虽然较高,但是土壤中的硒是否有效转移到农副产品中,还需要做深入的调查,因此,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开展林果地、水体、农副产品中硒自然分布情况的详查,查明硒分布的特点与区域。制定出详细地区硒资源分布图,建立完整的硒资源档案,为富硒林果业、富硒畜牧业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